一种由废铅蓄电池铅膏制取硝酸铅、氧化铅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010211860.1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申请公布号 | CN101857919A | 申请公布日 | 2010-10-13 |
分类号 | C22B7/00(2006.01)I | 分类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
发明人 | 于少明;王玉;黄宪法;马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冶金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一种由废铅蓄电池铅膏中制取硝酸铅、氧化铅的方法,首先将粒度小于100μm的铅膏与浓度为4.5~6.5%的碳酸铵溶液按1∶10~12的重量比混合后于60~100℃下搅拌反应2~3小时,分离、洗涤,收集滤饼;然后将滤饼与浓度6~12%的稀硝酸和浓度28~30%的双氧水依次分别按1∶8~10和1∶0.05~0.2的重量比混合后于40~60℃下搅拌反应1~1.5小时,分离、洗涤,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30~1.45g/cm3的溶液,按1∶8~10的体积比再加入浓度65~70%硝酸混合搅拌反应1~2小时,分离、洗涤,将滤饼干燥脱水后即得硝酸铅产品;将硝酸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化后煅烧即得氧化铅产品。硝酸铅和氧化铅纯度均≥99%。工艺过程闭路循环,无三废排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