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匹配的三维模型流水线式制作平台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20069634.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申请公布号 | CN214114108U | 申请公布日 | 2021-09-03 |
分类号 | B65G47/82(2006.01)I;B65G47/248(2006.01)I;B65G35/00(2006.01)I;B65G41/00(2006.01)I;G09B23/00(2006.01)I;G09B25/08(2006.01)I;B25J19/00(2006.01)I;B66B21/00(2006.01)I;B66B23/22(2006.01)I;E06C9/02(2006.01)I | 分类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
发明人 | 卢学武;高平;解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 | 代理人 | - |
地址 | 264010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烟台开发区万寿山路5号内1号楼409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能力匹配的三维模型流水线式制作平台。该技术方案对流水线的输送模式和工件的固定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利用轨道架承载轨道车;轨道车上的升降台和水平转盘可调节工件的高度和角度,当轨道车承载着工件达到支架下方时,利用升降台将工件上升到支架中部的通孔中,再利用水平转盘调节其角度,而后利用夹持臂对其夹持固定;进而采用两组机械手对其进行加工。此外,本实用新型在轨道架两侧分别设置了基台,既能够承载纵向转盘对加工部进行整体翻转,又能够供巡检人员站立。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三维模型半成品的高效流转,有助于提升加工效率,具有良好的运行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