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用低收缩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10194165.7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3045267B 公开(公告)日 2022-02-01
申请公布号 CN113045267B 申请公布日 2022-02-01
分类号 C04B28/04(2006.01)I;C04B18/02(2006.01)I;C04B14/42(2006.01)I;C03C25/50(2006.01)I;C03C25/465(2018.01)I;C03C25/40(2006.01)I;C03C25/28(2018.01)I;C04B111/23(2006.01)N;C04B111/27(2006.01)N;C04B111/34(2006.01)N;C04B18/26(2006.01)N;C04B14/34(2006.01)N;C04B24/26(2006.01)N 分类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发明人 笪俊;张凯;濮利荣;陈望能;丁德山;朱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金海宁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滕诣迪
地址 210000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矿业机电产业园6号(六合区马鞍镇境内)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下工程用低收缩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该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胶凝材料400‑450份、粗骨料1300‑1600份、细骨料950‑1100份、复合纤维材料30‑70份、添加剂4.8‑6.5份、拌合水160‑190份;其中,胶凝材料为质量比1:4.5‑6.5的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混合物,复合纤维材料包括质量比1:0‑0.5的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聚丙烯‑木浆纤维复合材料,本申请通过合理的原料选配和改性处理,制得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防水性和低收缩率,且整体抗压强度、抗渗等级都显著改善,高效实用,特别是针对地下工程施工,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