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酱油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683784.2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申请公布号 | CN113261660A | 申请公布日 | 2021-08-17 |
分类号 | A23L27/50(2016.01)I;A23L5/43(2016.01)I;A23L29/00(2016.01)I | 分类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
发明人 | 黄金龙;徐义;刘明宣;胡述勇;郑小明;徐加平;史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20010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城南岷家渡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着色酱油粉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着色酱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调配罐中将含有酱油的调配液的pH值调节至7.0~8.5;S2、将调配液升温至55~65℃并维持,边搅拌边向其中加入多酚氧化酶;S3、将调配罐密封,维持温度为55~65℃,使调配罐压力自然上升,维持微正压,微正压大小为0.05Mpa~0.1Mpa,压力达到0.05Mpa开始计时,维持温度及压力3~5h;S4、加压结束后,解除调配罐密封,升温至90℃维持15min以上,灭酶;S5、冷却至50℃以下,调整pH值至6.5~7.5,获得反应液;S6、将反应液依次经过灭菌、喷雾干燥获得着色酱油粉。本发明通过多酚氧化酶及在微正压,弱碱性环境条件下,酶促褐变反应与非酶褐变反应协同进行,提升酱油粉的着色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