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TO靶材的制备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110031669.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3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申请公布号 | CN102173817B | 申请公布日 | 2013-05-08 |
分类号 | C04B35/622(2006.01)I;C04B35/64(2006.01)I;C04B35/457(2006.01)I;C04B35/01(2006.01)I | 分类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
发明人 | 骆树立;王建堂;李庆丰;骆如河;骆如田;骆胜华;骆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鹏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057250 河北省曲周县骆庄工业区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一种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透射电镜下观察粒度在10—100纳米的氧化锡粉末和微米级氧化铟粉末,质量比为1∶9;采用湿法混合的方法将氧化锡粉末和氧化铟粉末混合均匀成ITO粉末,溶剂选择水、无水乙醇、丙酮或异丙醇;将ITO粉末放入球磨罐中,加入钢芯尼龙球,再加入溶剂,球磨24小时,吹干溶剂,过60目筛,在钢模具中以50MPa压强干压成型,再在280MPa下进行冷等静压,保压10分钟,然后在烧结炉中纯氧气气氛下1200-1600℃温度下进行烧结,保温2-3小时。本发明通过引入无团聚的粒度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锡,在不降低靶材密度的前提下,降低了ITO靶材的烧结温度,进而减小靶材的晶粒度,进而减少靶材的中毒;同时可以使用比较廉价的承烧板或者能够烧制更大的靶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