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存活率的培养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010251714.5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1280127B 公开(公告)日 2022-06-07
申请公布号 CN111280127B 申请公布日 2022-06-07
分类号 A01K67/02(2006.01)I;A23K50/00(2016.01)I;A23K10/30(2016.01)I;A23K10/22(2016.01)I;A23K10/20(2016.01)I;A23K10/26(2016.01)I 分类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发明人 李良玉;唐洪;张小丽;黄小丽;陈德芳;袁晓梅;王恒;程东进;郭云建;李世春;王定国;苏中海;仇美红;廖敏;吴谦;吴艳蓉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代理机构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
地址 611134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公平农科路200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存活率的培养方法,属于生态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S1.育前筛选:对孵化期蛙卵的孵化培养与筛选;S2.一期筛选:对生长期蝌蚪的培养与筛选;S3.二期筛选:对变态期蝌蚪的培养与筛选。通过对黑斑蛙种苗从孵化期到变态期的多次筛选过程,筛选出具有良好的发育潜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幼蛙种苗,有利于提高黑斑蛙在稻田养殖中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