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冶炼污酸梯级脱砷处理工艺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922064.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申请公布号 | CN113620463A | 申请公布日 | 2021-11-09 |
分类号 | C02F9/04(2006.01)I;C02F101/10(2006.01)N;C02F101/20(2006.01)N;C02F103/16(2006.01)N | 分类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
发明人 | 刘大方;舒波;周尚;张宝辉;赵飞;李劲林;任军祥;李雪琼;王存海;黄健光;张学兵;杨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机构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继琼 |
地址 | 675000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开发区程家坝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冶炼污酸梯级脱砷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石灰乳调节污酸的PH值至6以下,得到含砷5%以下的中和渣;(2)在中和后液中加入沉砷剂,并通入空气和H2O2,将Fe(II)和As(III)离子分别氧化至Fe(III)和As(V)离子,使二者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砷酸铁沉淀,除砷效果明显,废渣产生量低;(3)采用原石灰—铁盐对沉砷后液深度脱砷。该工艺流程简单,实现新技术与传统污酸石灰—铁盐处理流程的无缝衔接,并突破了现行的铜冶炼污酸石灰‑铁盐处理工艺产出的中和渣含砷大于5%、渣量大、且不能进入柔性填埋场的局限,构建了污酸梯级除砷新技术,实现砷的高效脱除且砷渣的后续低处理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