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鸡禽杆菌发酵培养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410659185.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申请公布号 | CN104328077A | 申请公布日 | 2015-02-04 |
分类号 | C12N1/20(2006.01)I;A61K39/02(2006.01)I;A61P31/04(2006.01)I;C12R1/01(2006.01)N | 分类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
发明人 | 张洪;杨国良;梁爽;丁春宇;陈秋平;张凌云;王亚丽;周涵锷;李静;贾桂珍;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都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北京华都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兴路35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鸡禽杆菌发酵培养方法,属于副鸡禽杆菌的发酵培养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鸡禽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包括:(1)一级种子液的制备;(2)二级种子液的制备;(3)三级种子液的制备;(4)菌液发酵培养。本发明从接种方式、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等对副鸡禽杆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改进,采用四步接种法,接种比例为2.5~10%,培养方式为发酵罐培养,在不改变单批次发酵总体积,不增加人员和原材料成本的情况下,最终使副鸡禽杆菌发酵终点活菌数达到9.8×108CFU/mL,总菌数达56.7亿/mL,单批产量增加5倍,不用浓缩即可达到配苗要求,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