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可伸缩角柱折叠框架箱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20602002.9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申请公布号 | CN211944634U | 申请公布日 | 2020-11-17 |
分类号 | B65D88/52(2006.01)I | 分类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
发明人 | 李前敏;王良;徐欣茹;张敏;姜封顺;闫鹏;许景峰;蔡红军;孙广银;徐留江;曾强;李楠;赵博;张绍川;赵宏;王浩;孙伟;杨洋;孙波;李闯;马壮;尹东;赵俊平;孟庆利;蒋可心;周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国际集装箱(锦州)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东方国际集装箱(锦州)有限公司 |
地址 | 121007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山路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一种下沉可伸缩角柱折叠框架箱,包括底框架,在底框架两端对称铰接有端框架,在底框架上面设有矩形凹槽,用于增加该框架箱的内部使用高度;在底框架与两端的端框架之间对称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杆,用于增加端框架立起后的定位支撑强度;在每个端框架两侧的角柱上端分别插接有可伸缩的活动角柱,在活动角柱上端分别固定有上角件,上角件与相邻端框架的上边框中部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上连杆。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符合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要求;能够增加该框架箱的内部使用高度;使总高度为3500mm的集装箱内部使用高度可达3484mm,实现空间利用率接近100%;空载时卸下支撑杆连接底框架一端,便可将端框架折叠后实现堆放,运输成本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