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块均温散热结构与冷气连接结构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083381.0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申请公布号 | CN113794002A | 申请公布日 | 2021-12-14 |
分类号 | H01M10/613(2014.01)I;H01M10/625(2014.01)I;H01M10/6566(2014.01)I;F16L41/03(2006.01)I | 分类 | 基本电气元件; |
发明人 | 王庆生;诺维科夫·帕维尔;鲍勃维奇·阿纳多利;马家辰;杨哲龙;韩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绿色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画溪工业功能区城南路28号-6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均温散热结构与冷气连接结构,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弹夹、散热连接机构、电池模块;电池弹夹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散热连接机构;电池弹夹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电池模块;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冷气由连接头流入进风风道内部,然后进风风道流入到分流管道,然后通过倒流块可使冷气往两边均匀流动,且通过导流板可使冷气同时到达五个所述分支管道,在由分支管道流出,从而可使冷气流动均匀,均匀的从分支管道流出;然后冷气从五个所述分支管道分别流到五个所述散热通道内部,把单体电池散发出的热量带走,降低温升,实现温度的均匀性;然后冷气从右往左流动,使冷气可均匀的通过所有通孔流入到电池置放腔内部,使内部空气流动,同时各个单体框架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风道,从而可达到冷气均匀流通,防止造成热量积累;然后冷气流到最最左边时,均热化,然后通过出风管道可及时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风冷循环的效果,从而对单体电池进行整体散热;达到散热均衡性,提高散热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