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人员属性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1428490.1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申请公布号 | CN114140745A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04 |
分类号 | G06V20/52(2022.01)I;G06V10/25(2022.01)I;G06V10/762(2022.01)I;G06V10/774(2022.01)I;G06V10/764(2022.01)I;G06V10/82(2022.01)I;G06K9/62(2022.01)I;G06N3/04(2006.01)I;G06N3/08(2006.01)I | 分类 | 计算;推算;计数; |
发明人 | 黄科锋;张重阳;唐强达;赵伟基;孙恺毓;毛相江;商熀强;张雨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红银;刘翠 |
地址 | 200032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5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现场人员属性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获取待检测施工区域的巡检图像;将巡检图像输入至一级人员检测模型,获得目标人员的所在区域图像,获取所在区域图像内的目标人员的像素尺寸大小以及置信度,并使得尺度大小和置信度满足人员属性识别条件;将满足人员属性识别条件的目标人员的所在区域图像输入至二级人员属性识别模型,得到目标人员的属性检测结果,并判断属性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规范,完成人员属性检测。本发明通过远近结合的二级检测结构,将人员与人员属性进行分级检出,有利于提高人员属性不合规范事件的检出准确率,降低误检率,从而满足常规施工场景下人员属性检测需求,节省人力成本,降低施工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