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纳他霉素发酵酶解废液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711214494.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申请公布号 | CN107760733B | 申请公布日 | 2020-05-22 |
分类号 | C12P13/02;C12R1/125 | 分类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
发明人 | 李海军;张英华;苏移山;马双双;袁艳华;谢鲁光;王庆波;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彩霞 |
地址 | 276715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滨海西街78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纳他霉素发酵酶解废液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方法,将纳他霉素生产过程中酶解离心后的废液添加少量碳源及谷氨酸钠,接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发酵结束后,发酵液直接加入一定比例的磷酸盐进行喷雾,获得农业级聚谷氨酸。本发明方法获得的聚谷氨酸分子量仅为20‑30万道尔顿,更利于农业中的使用。且残留部分纳他霉素晶体,可以在聚谷氨酸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的病害(如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使用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