芘的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器件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711131644.4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申请公布号 | CN109776335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3-18 |
分类号 | C07C211/61(2006.01)I;C07D209/88(2006.01)I;C07D209/86(2006.01)I;C07D235/18(2006.01)I;C07D213/38(2006.01)I;C07D213/74(2006.01)I;C07D251/24(2006.01)I;C07D221/16(2006.01)I;C07D401/14(2006.01)I;C07D217/14(2006.01)I;C07D519/00(2006.01)I;C07D215/12(2006.01)I;C07D251/22(2006.01)I;C07D215/38(2006.01)I;C07D217/02(2006.01)I;C07D239/42(2006.01)I;C07D241/12(2006.01)I;C09K11/06(2006.01)I;H01L51/50(2006.01)I;H01L51/54(2006.01)I | 分类 | 有机化学〔2〕; |
发明人 | 穆广园;庄少卿;徐鹏;任春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立;陈振玉 |
地址 | 430075湖北省武汉市高新大道999号未来科技城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应用科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芘的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器件。本发明所提供的芘的胺类衍生物以芘和胺类为基本结构单元,含胺类进行修饰后得到对称结构,是一类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和较好的刚性非共面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当其作为蓝光掺杂材料应用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蓝光掺杂材料相比较,具有优良的驱动电压和能级匹配度,器件的发光亮度、外量子效率、流明效率以及滚降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是理想的蓝光掺杂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