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灯盏花收割后死亡率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0138813.X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申请公布号 | CN109673474A | 申请公布日 | 2019-04-26 |
分类号 | A01G25/00(2006.01)I; A01G13/00(2006.01)I; A01C21/00(2006.01)I; A01D1/04(2006.01)I; A01D91/04(2006.01)I; A61L2/18(2006.01)I; A61L101/06(2006.01)N; A61L101/32(2006.01)N; A61L101/44(2006.01)N | 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
发明人 | 王美玲; 范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机构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热水镇热水村委会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灯盏花收割后死亡率的方法,收割后,在下一茬灯盏花植株上有6‑10片绿叶、有植株高度≥6cm以后,再进行浇水、施肥。本发明得到了一套全面完整的灯盏花收割方法,大大降低了灯盏花收割后的死亡率:选择合理采收时间、采收时机、采收器械、采用有效合理采收方法、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使用现代化专业采收器械,防止采收过程中相互交叉感染作用,优化合理使用采收方法,降低了由于传统采收造成感病死亡现象。根据灯盏花特性和各时期生长习性,喜水肥、怕涝的生长习性,采用合理办法采收,选择适当时期浇水相结合,在不同生育区对水肥的需求和病害发病和感染特点,来制定采收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