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10970139.9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申请公布号 | CN113667919A | 申请公布日 | 2021-11-19 |
分类号 | C23C4/02(2006.01)I;C23C4/01(2016.01)I;C23C4/11(2016.01)I;C23C4/134(2016.01)I;H01J37/32(2006.01)I | 分类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
发明人 | 张立祥;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众芯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迎宾西路988号6幢101-102-201-202室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1,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S12,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S13,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S14,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S15,用热喷涂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S16,完成喷涂后去除S13中的遮蔽材料;S17,对喷涂的陶瓷涂层进行封孔;S18,对电极表面进行加工,使所述电极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S19,将电极与干刻设备重新组装。通过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工艺再生后的干刻下部电极,其表面陶瓷层的绝缘性、致密性、硬度等性能与新品一致,再生后使用寿命可延长至6个月左右,且可重复再生,可显著降低面板厂家采购新品电极的频率,降低其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