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组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21446762.6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申请公布号 | CN213936353U | 申请公布日 | 2021-08-10 |
分类号 | H01M10/613(2014.01)I;H01M10/658(2014.01)I;H01M10/6556(2014.01)I;H01M10/6561(2014.01)I;H01M50/204(2021.01)I;H01M50/244(2021.01)I;H01M50/258(2021.01)I | 分类 | 基本电气元件; |
发明人 | 高臣助;宋海峰;陈红;卞鸿彦;李刚;田伟龙;李加勇;王玲丽;苏光耀;孙晋超;樊在前;郭玉州;于清海;赵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北环路(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技术方案要点是:在机箱下壳的内部设有独立舱;独立舱中放置有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排连接;单体电池的底部有刻伤,假体电池的底部有通气通道;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的外部均套有隔热套,隔热套的底部有刻伤避让孔或假体电池的通气通道避让孔;独立舱的底部有与刻伤避让孔或所述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对应的通风道;假体电池通过焊接螺母安装有排气嘴,机箱下壳有排气嘴的穿墙孔。单体电池由于套有隔热套,当有热量产生时,单体电池不会把自身的热量传递给相邻的单体电池,而是通过独立舱底部的通风道将热量传递到假体电池内,再经排气嘴排出,降低了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