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910222202.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8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申请公布号 | CN109828056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6-28 |
分类号 | G01N30/02(2006.01)I;G01N30/06(2006.01)I;CN 105385767 A,2016.03.09;US 2017138845 A1,2017.05.18 阙有清 等.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水产学报》.2012,第36卷(第10期),第1612-1623页.;万安 等.冬季大别山不同生境的绿太阳鱼肌肉营养组成对比.《淡水渔业》.2018,第48卷(第1期),第55-61页.;李岚捷 等.不同NFC/NDF水平饲粮对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2017,第48卷(第12期),;李旭光 等.不同饵料饲喂对中华绒螯蟹一般营养成分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2011,第39卷(第4期),;GIOVANNA FLAIM 等.Temperature-induced changes in lipid biomarkers and 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 in the psychrophilic dinoflagellate Peridinium aciculiferum.《Freshwater Biology》.2014,第59卷第985-997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9.168—2016》.2016,第1-20页. | 分类 | 测量;测试; |
发明人 | 宋超;邹剑敏;陈家长;孟顺龙;范立民;胡庚东;郑尧;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代理机构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 |
地址 | 214081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山水东路9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属于水产养殖学技术领域。其通过中华绒鳌蟹养殖池塘,采集冰鲜鱼饲喂的中华绒鳌蟹成蟹和配合饲料饲喂的中华绒螯蟹,样品采集完成后,建立对照体系;从市场随机采集正在出售的中华绒鳌蟹,作为判定对象,获取数据,最后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法绘图进行对比后判定其喂养源。本发明中华绒鳌蟹饲喂方式的鉴别方法,其鉴别结果准确、可靠,能够解决中华绒鳌蟹在饲喂方式上存在的鉴别难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