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深基坑施工桩承载力不足的组合式桩型结构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121306228.5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申请公布号 | CN214832589U | 申请公布日 | 2021-11-23 |
分类号 | E02D5/28(2006.01)I;E02D5/38(2006.01)I;E02D5/64(2006.01)I;E02D5/72(2006.01)I;E02D7/18(2006.01)I;E02D15/04(2006.01)I;E02D33/00(2006.01)I | 分类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发明人 | 李会贤;李亚斌;孙长富;穆亚龙;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475000河南省开封市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第五大街CBD总商会大厦1319室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深基坑施工桩承载力不足的组合式桩型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现有方法处理深基坑施工桩承载力不足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钢管桩、注浆管和钢管套,钢管桩的两侧均连接设置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底部区段设置为压降喷头,钢管套套设于压降喷头外侧,其底部封堵,钢管套与压降喷头之间形成容置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钢管桩直接原位套打施工桩,不用改变承台位置及尺寸,通过注浆管对钢管桩周边注浆,加固土体,增强土体整体性,提高土体与钢管桩间的摩阻力,有效保证钢管桩承载力,相比较现有施工方案,操作便捷,社会和经济效果显著,符合高效节能绿色施工的要求,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