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1310392075.4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03430925B 公开(公告)日 2015-08-12
申请公布号 CN103430925B 申请公布日 2015-08-12
分类号 A01M1/04;A01M1/02;A01M1/22;A01G1/00 分类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发明人 乔海莉;陈君;徐常青;徐荣;李向明;赵醒寰;覃蓉敏;张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 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151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檀香或假蒿等诱集植物在防治黄野螟上的用途,属于植物害虫生物物理防治方法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即在白木香林中种植诱集植物;然后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开花的诱集植物上方或旁边空旷位置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天黑开灯,天亮关灯。本发明对黄野螟的杀虫效果好,每盏灯每天杀虫可达上千头,为高效防治黄野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次,本发明是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尤其是孕卵雌虫,可降低落卵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下代黄野螟的虫口密度和基数;此外,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本发明方法不用化学农药,既不存在环境污染,也避免了沉香药材的农药残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