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气相沉积工艺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10177376.X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2759409B 公开(公告)日 2022-01-14
申请公布号 CN112759409B 申请公布日 2022-01-14
分类号 C04B35/83(2006.01)I;C04B35/52(2006.01)I;C04B35/622(2006.01)I;CN 101905977 A,2010.12.08;CN 101157564 A,2008.04.09;CN 102257221 A,2011.11.23;CN 103145437 A,2013.06.12;US 5614134 A,1997.03.25;CN 109384470 A,2019.02.26;CN 101285494 A,2008.10.15;CN 104418604 A,2015.03.18;CN 212828601 U,2021.03.30;CN 112876274 A,2021.06.01 钟涛生等.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增密方法及其特点.《金属热处理》.2009,(第02期),第116-119页.;冉丽萍等.炭/炭复合材料密封性能的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006,(第11期),第33-36页.;蒋建纯等.炭/炭复合材料制造硅晶体生长坩埚初探.《炭素》.2004,(第02期),第4-8页. 分类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发明人 张全顺;张彦利;郝志奋;焦李周;李志强;李亚贺;任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中晶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尉月丽
地址 010070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宝力尔街15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气相沉积工艺,涉及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炭纤维编织件、浸渍处理和气相沉积。在进行气相沉积前,先用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预处理,气相沉积时,首先设置炉内温度800‑950℃,碳源为甲烷、丁烯、乙炔的混合气,沉积50‑150h;然后设置炉内温度1000‑1200℃,碳源为甲烷,沉积50‑100h,使得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密度达到1.8g/cm3以上。本发明使得编织件在气相沉积时能有效提高碳原子在编织件材料的沉积速度,实现快速增密,同时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