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废渣基混凝土3D打印材料及制备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11648227.3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CN114702285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5
申请公布号 CN114702285A 申请公布日 2022-07-05
分类号 C04B28/06(2006.01)I;C04B28/26(2006.01)I;B33Y70/10(2020.01)I;C04B14/06(2006.01)I;C04B14/38(2006.01)I;C04B24/12(2006.01)I;C04B16/06(2006.01)I;C04B18/04(2006.01)I;C04B18/08(2006.01)I;C04B18/14(2006.01)I;C04B24/26(2006.01)I 分类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发明人 钱元弟;金仁才;唐刚;方圆;何兆芳;王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
地址 243061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
法律状态 -

摘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源废渣基混凝土3D打印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建筑材料领域,各原料以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10‑80份,铝酸盐水泥20‑70份、固废胶凝材料300‑500份、功能化细骨料200‑500份、减水剂0.2‑0.5份、保水剂0.1‑0.5份,界面激发剂0.1‑0.4份、络合剂0.4‑0.8份、表面成膜剂0.2‑3.0份、纤维0.2‑0.6份,乳胶粉2‑8份,水200份‑880份。采用金属离子络合物在与水泥中氢氧化钙以及界面激发剂反应形成胶凝成分同时,同步释放出络合剂,可持续使用,并通过络合剂→金属离子络合剂(金属离子络合)→络合剂(金属离子释放胶凝材料形成,络合剂重复使用)循环持续对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及流道进行修复,赋予该打印材料持续优异的晚期强度和耐候性,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