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双芴衍生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710501379.8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申请公布号 | CN107141191B | 申请公布日 | 2021-03-19 |
分类号 | C07D251/26(2006.01)I;C07D405/10(2006.01)I;C09K11/06(2006.01)I;C07D403/14(2006.01)I;C07D271/107(2006.01)I;C07D333/76(2006.01)I;C07D409/10(2006.01)I;C07D409/04(2006.01)I;C07D403/10(2006.01)I;C07D405/04(2006.01)I;H01L51/54(2006.01)I;C07D209/86(2006.01)I;C07C49/792(2006.01)I;C07C22/08(2006.01)I;C07C13/72(2006.01)I;C07D409/14(2006.01)I;C07D235/18(2006.01)I;C07D403/04(2006.01)I;C07D307/91(2006.01)I | 分类 | 有机化学〔2〕; |
发明人 | 陈华;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苏州市若水路388号D-904室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螺双芴衍生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尤其适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主体材料、激子阻挡材料或电子传输材料。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电子器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