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1710780938.3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申请公布号 | CN107381825A | 申请公布日 | 2017-11-24 |
分类号 | C02F3/32(2006.01)I;E03F1/00(2006.01)I;E03F5/02(2006.01)I;E03F5/04(2006.01)I | 分类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
发明人 | 张旭;杜伟;由永飞;谭人伟;徐警卫;舒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环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工程治理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重庆环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工程治理有限公司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472号天一新城A组团5幢2-6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两侧控制雨水面源污染的生物滞留装置及其设计方法,生物滞留装置的雨水沉砂井通过溢流口连通生物滞留带;生物滞留带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蓄水层、种植土层、砂滤层、砾石层及原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与砂滤层之间、砂滤层与砾石层之间均铺设有土工布层;所述砾石层与原土层之间铺设有防渗膜层;所述砾石层内底部穿插有透水盲管;所述透水盲管连通开挖在生物滞留带一侧的雨水检查井。本发明设施比较简单,生物滞留设施具有灵活性强,不受场地限制,规模小等特点,适用于城市的不同区域,同时其自身还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可以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