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感光型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鉴定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0239001.7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申请公布号 | CN111226788A | 申请公布日 | 2020-06-05 |
分类号 | A01H1/02(2006.01)I;A01H1/04(2006.01)I | 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
发明人 | 刘良成;刘伯全;刘家钜;梁铁军;蔡柳文;钟日生;杨文平;黎均旺;李岳;冯大良;庄剑平;陈彩霞;何艺诚;杨波;吴建发;叶亚颖;周成;梁树群;何锦绣;袁沛森;吴忠兴;葛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
代理机构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25000广东省茂名市新福五路158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种子纯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弱感光型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鉴定方法,对恢复系及不育系本身均为感温型,F1为弱感光型的杂交稻种子,将种子生产过程中隔离区及父母本杂株类型不存在同类型恢复系及弱感光型不育系、恢复系的该类型种子在早季或晚季单株种植,根据弱感光型水稻植株在种植地的抽穗情况,统计杂株数量,结合样本容量大小计算种子纯度。本发明基于水稻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方法,将特定情况下生产的弱感光型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周期从一年缩短为半年,且将以往弱感光型杂交稻种子田间小区种植纯度鉴定方法的鉴定时间从晚季扩大到早、晚季均可,将鉴定地点从中国华南稻区及相应适宜区域扩大到全球任意适合水稻生长的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