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太酷,我们名字很酷,但做的事很实在——让科技和文化、生活结合,为创意插上翅膀,集聚社会智囊及创新社群,通过跨界对话和场景营销为创新站台,以集群网络为载体,以科技与文化为支点,用大数据提升智能产品的体验。在各个层次推动城市更新的智能产品和创新文化作品的服务推广,助力中国创新科技走向世界。太酷理念:TECUL太酷=TEC(technology)科技+CUL(culture)文化太酷的名字来源于英文TECUL,蕴含着科技TEC(Technology)和文化CUL(Culture)两层含义而二者的结合点在于创新C(Creative),三者三体合一。新天安堂建成于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当年是上海一座著名的英国侨民教堂,其前身是位于山东路麦家圈的天安堂,是伦敦传道会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由于当时参加礼拜的除中国人外,还有英国侨民中的“不随从国教”的英国信徒,所以又叫作联合教堂(UnionChureh)。新天安堂位于苏州河畔,外滩之源的南苏州路107号,面向北侧的苏州河,东侧与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相邻,现在该建筑被列为中山东一路33号即外滩源33的四号楼,西侧则紧邻圆明园路的北口,以及苏州河上的乍浦路桥。新天安堂所处的地段,是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河口段的南岸,在租界时期,教堂旁边为当时的英国领事馆,附近设有教士的住宅。因此这个英国侨民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不但是他们宗教生活的中心,而且事实上也是侨民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新天安堂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都相当精致,在当时获得很高的声誉。新天安堂由英国建筑师道达尔(W.M.Dowdall)设计——他是当时上海极少数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正规建筑师之一。教堂为单层砖木结构,呈现哥特复兴式样。教堂的总体平面呈双十字结构,教堂的外墙系青砖和红砖相间砌筑。在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礼拜堂,中间有一座高达33米的钟塔(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这座灯塔不仅是指引苏州河上船只的航灯,更是百年老上海风云变化的见证。1949年以后,英国侨民撤出上海,这座礼拜堂被人民政府没收,钟楼上部的尖塔和西侧的礼拜堂被拆除,钟楼改为上海照明灯具厂的办公楼。照明灯具厂将教堂内部分成三层。2005年,灯具公司迁出,新天安堂被腾空,按照外滩源改造项目的规划,将复原其尖塔,并计划恢复其原有的用途。2007年01月24日凌晨3时,一场大火烧毁了新天安堂残存的东侧礼拜堂,屋顶只剩下黑色的残木。2009年02月,新天安堂遗址被夷为平地,拆卸全部构件后进行“落架大修”。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重建完成,依原图纸重建了东侧礼拜堂和尖塔。如今这个历经百年风雨战火洗礼的老教堂在科技的力量下救赎重生,古今在这里交汇,人文与技术在这里融合,以科技的力量重现往日大师之人文关怀,以文化的情怀助力新兴技术面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