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是一家集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种植、收购加工、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成立之初坐落于“西南药城”重镇的贵州省施秉县,于2013年乔迁至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 公司目前在黔东南州施秉县、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下坝镇及百宜镇、安顺市紫云县、普定县、兴义市安龙县,六盘水市盘县等建有中药材GAP种植基地。产业发展以苗药头花蓼及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为主,规划建成头花蓼GAP规范种植基地20000亩,努力将贵州特色苗药头花蓼逐步形成贵州大宗道地药材;规划建成铁皮石斛GAP规范种植基地2000亩,并建成健全的质量检测,规范化种植与技术保障体系,致力于将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头花蓼与铁皮石斛种植资源繁育基地。 公司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与各科研院所及专业院校紧密合作,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整合贵州道地药材资源为手段,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及政策的支持,致力于打造集全国一流的“中药材种植+科研科普+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的现代生态园区,持续向新的产业领域探索并寻求突破,整体形成农业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农业规模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格局。 1、头花蓼项目简介 头花蓼药用历史悠久,为苗族民间常用药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和血散瘀,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盆腔炎,前列腺炎,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是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的“六大苗药”之一。并且通过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苗药头花蓼深度研究与开发”,“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对头花蓼种质资源筛选,种植与采收方法,测试方法,测土配方等多方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取得头花蓼相关专利15个。 公司基地于2005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现场认证并于2006年获得公告,2012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现场复认证并于2013年获得公告。现已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贵阳市乌当区下坝乡及百宜乡、、安顺市紫云县、普定县、兴义市安龙县、毕节市织金县等建有头花蓼GAP种植基地6000亩。 未来2年内,公司将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投资2500万元,建成集原种圃、种质资源异地种植保存圃、良种繁育圃、温控育苗大棚及种子生产加工车间,种子实验室在内的头花蓼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配套建有提灌站、蓄水塔、自动喷灌系统、气象观测站、虫害防治设施、种子生产测试等相关设备。达到年产600-800公斤优质头花蓼种子的生产能力,为在全省推广高产高质头花蓼提供优质种源保证。 同时,在未来3年内推广种植头花蓼GAP基地至20000余亩。产业发展通过公司高端工艺技术为作支撑,在全省大力发展、引导农户参与种植头花蓼,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充分整合优势资源,通过订单农业将苗药头花蓼打造成贵州特色大宗道地药材。 2、铁皮石斛项目介绍 铁皮石斛在中药史上已有2000年以上的应用历史,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是养生、保健之上品。公司铁皮石斛GAP种植项目经过三年的建设,现已在乌当区新堡乡建成铁皮石斛核心种繁基地200亩,公司投资4645万元建成年产1000万株种苗的综合性铁皮石斛繁育中心。同时在乌当区下坝乡投资3762万元,建成500亩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 在科技研究中,在2013年在贵阳市科技局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铁皮石斛种苗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中与贵阳市药用植物园合作,顺利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未来2-3年内将扩展种植铁皮石斛2000余亩,与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研机构、企业达成战略联盟,强强联手,按照“产、学、研”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资深种植专家、引入前沿工艺技术、打通市场通道等举措,力争建成全省最大,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集研发、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铁皮石斛产业。并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贵州中药材产业提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