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犀角金线鲃人工繁殖方法
基本信息
申请号 | CN202011410487.2 | 申请日 |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申请公布号 | CN112352712B | 申请公布日 | 2022-06-07 |
分类号 | A01K61/10(2017.01)I;A01K61/17(2017.01)I;A23K50/80(2016.01)I;A23K10/20(2016.01)I;A23K10/22(2016.01)I;A23K20/174(2016.01)I;A23K10/30(2016.01)I | 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
发明人 | 王晓爱;潘晓赋;张源伟;杨君兴;卢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代理机构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 |
地址 | 65022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32号 | ||
法律状态 | - |
摘要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犀角金线鲃人工繁殖方法,属于水产繁殖技术领域。一种犀角金线鲃人工繁殖方法是将犀角金线鲃雌雄亲本置于预先放置有黑色洞穴模拟物的培育容器中,严格控制亲鱼培育条件,使犀角金线鲃在人工条件下自然产卵产精,从根本上解决了洞穴鱼类从野外洞穴环境到人工模拟环境的应激和适应性以及人工条件下洞穴鱼类生殖功能紊乱的双重问题,而且人工繁殖过程不使用催产剂,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而且降低生产成本使操作更加简便;同时鱼苗饲养阶段根据犀角金线鲃鱼苗各阶段不同生长特点设置分阶段投喂不同饲料,从而提高鱼苗的存活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鱼苗的畸形率,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高效人工繁育犀角金线鲃的目的。 |
